2019年5月31日星期五

周黎安:​如何认识中国?——对话黄宗智先生

【内容提要】 本文是笔者与黄宗智先生的一次理论对话。我们从不同的视角和侧面切入中国的国家治理与中国经济,但揭示了高度相似和互补的制度特征。通过研读黄宗智的著述并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我认为,一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DKr6m
via

黄宗智:重新思考“第三领域”:中国古今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合一*

【内容提要】 本文重新考虑了笔者长期以来多篇文章所提出和多部著作所涉及的传统和现代中国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第三领域”,阐明其与长期以来的“集权的简约治理”传统之间的关联,并总结诸多治理和正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fWLKJ
via

2019年5月28日星期二

方朝晖:孝治与社会自治

  [摘要]本文从市民社会的角度探讨儒家孝治思想的现代意义。现代社会与古代社会的最大差别,是在家庭和国家之间出现了一个不是基于血缘纽带的巨大空间,即市民社会,由经济实体、社会团体和公共领域等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VTj43V
via

2019年5月24日星期五

郭萍:儒家的契约观念

摘要:现代契约观念与现代自由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儒家需要在回应现代自由问题过程中,对契约观念做出相应的阐释。根据汉语“契约”一词的基本涵义,可以表明儒家的契约观念具有自愿协议、责权对等的一般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gmXFK
via

常修泽:中国向北开放的战略构思

摘要:中国对外开放要“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就必须补齐向北开放的“短板”。向北开放命题的提出是基于国家战略、东北振兴以及历史、国际等四个维度。向北开放,有几条战略性大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EvEdLF
via

2019年5月22日星期三

刘小枫:新史学、帝国兴衰与古典教育

值此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亲身经历过这一伟大历史变革的学人抚今思昔,都会对我国学界经历的史无前例的巨大变化感慨万千。1978年的“我们”在读什么书、能读到什么书?当时尚且年轻的“我们”在想什么问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VHWonk
via

徐勇:天下一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家户起源

摘要:“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无疑是对既有理论的巨大超越,但这一思想和主张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既有现实和未来的需要,也有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源泉。其中,中国历史上长期延续的家户命运共同体是重要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WFe6R
via

乐黛云:关于中国文化面向世界的几点思考

引子 这是我八十一岁的第一次讲座,80岁以后就觉得自由多了,不用考虑升职,人家怎么评论你,舆论怎么样,都可以忽略不记,就敢讲自己愿意讲的话,真的可以自由。中国有句古话,“人之将死,其言也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M3iwsz
via

任正非:2019年5月21日接受采访全程纪要

本纪要为2019年5月21日华为创始人、CEO兼董事,任正非接受数家中国媒体采访全程纪要,纪要内容由华为官方整理。 1、记者:首先,我是一个做直播的记者,您是军人出身,严把时间关,我也是严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JxrPiw
via

2019年5月21日星期二

​干春松:董仲舒与儒家思想的转折——徐复观对董仲舒公羊学的探究

内容提要:徐复观对于儒家的政治观念有一个基本的设定,即民本政治。徐复观认为,董仲舒与一般传经之儒有不同的两大特性:第一个是通过《公羊》来建立当时已经成熟的大一统专制的理论根据;第二个是他要使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JUBfDV
via

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

刘小枫:何谓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

摘 要:董成龙博士的《武帝文教与史家笔法》一书,以立朝、立教为线索切入司马迁的汉朝政治观察,通过体味《史记》书法并追索司马迁的心法,把司马迁请回当代,敦促我们缕清自己赖以理解眼下身处的古今之变的政治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JwhaV2
via

2019年5月16日星期四

刘国柱:“锐实力”论与美国对华战略环境的转变

〔内容提要〕“锐实力”论是美国民主基金会针对中俄等所谓“威权国家”推出的一种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已经成为美国政界和智库界的共识,并在美国及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持续发酵。“锐实力”论所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EbUa9D
via

2019年5月15日星期三

葛兆光:从“帝国疆域”到“国家领土”

摘要:从晚清到民初,正是中国从传统帝国之宗主权向现代国家之主权、传统帝国之疆域向现代国家之领土转化的关键时期,所以,政学两界的舆论也从晚清的“寻求自强”转向民初的“保全国土”。“五四”之前中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NG3P9
via

习近平: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我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和其他场合已经讲了不少,今天不从抓工作的角度全面讲了,而是结合历史和现实,结合一些重大问题,从理论上、宏观上讲讲。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30oEsRV
via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尊敬的各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国际组织负责人, 尊敬的各位嘉宾,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在这个草木生长的美好季节,来自亚洲47个国家和五大洲的各方嘉宾,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共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Jhq69
via

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

龙西江:释迦及佛教之古华夏渊源考

摘要:上古印度(尤其释迦族、佛教)与华夏大有渊源。古华夏人在雅利安人之前很早就深入到印度河流域,与哈拉帕文明的达罗毗荼人同为土著,有着人种、宗教、文化上的融合。释迦族来自印度阿萨姆地区,源自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El8a19
via

潘岳:张謇是谁

很多人想给张謇一个定义,却没有一个定义能完全概括。 张謇第一个标签,是实业救国的民族工业家,这是毛主席提过的。 但若说张謇的首要角色是工业家,则远远不够,他的政治色彩更为浓重。在中国近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Jm4ZKp
via

任剑涛:政体选择的国情依托:康有为共和政体论解读

内容提要:民国初期,康有为意识到共和政体已成定局,因此,他将共和制与君主制混合而提出并倡导虚君共和制:这一方面延续了其一贯的政体选择立场,另一方面顺应了政治大势,不至于被时代抛弃。这种政体选择,促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30mdv1h
via

段德智:试论《论物体》在霍布斯哲学体系中的基础地位

《论物体》是17世纪英国哲学家霍布斯(1588—1679)的一部专论其物体哲学或自然哲学的著作。该著最初以拉丁文写成,于1655年出版。第二年,出了英译本。1668年,该著作为《霍布斯哲学著作全集(拉丁版)》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0Jsx2
via

2019年5月13日星期一

国纪平:任何挑战都挡不住中国前进的步伐

中美贸易摩擦再度升级。美方无视中方富有诚意的态度与行动,于华盛顿时间2019年5月10日0点01分开始,对2000亿美元中国输美商品加征的关税从10%上调至25%。中方同步发表声明,宣布不得不采取必要反制措施。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30gx8rI
via

2019年5月9日星期四

刘清平:为“经济人”正名:斯密利己经济人理念的悖论解析

    摘要:斯密在《国富论》里主张,市场经济的行为主体只会基于利己动机、凭借理性权衡追求自己的最大经济利益,从而为现代经济学有关“利己经济人”的基本预设奠定了基础。但反讽的是,他在某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Hb9DIV
via

闾小波:保育式政体

内容提要:帝制中国是封建社会与专制政体,似乎早已成为政治常识。然而,生成于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常识难免有其历史的局限性。帝制中国的“专制政体说”产生于清末,源自外部对中国政体的观感与指认,进而被国人所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J9ESGB
via

任剑涛:单一现代观抑或多元现代观:对峙与调和

内容提要:现代变迁与现代解释,一直是社会科学的核心论题。长期的主导观点是,西方是现代原生地和理论原创者。这是人所熟知的单一现代观。晚近阶段,西方与非西方国家的学者有志重新理解现代,强调现代并不由西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zAzaG
via

2019年5月7日星期二

节大磊:蔡英文上台以后的两岸关系

内容提要:由于蔡英文政府至今不肯明确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自2016年5月逐渐转冷而陷入僵局。2018年以来,美国国会和政府的一系列“亲台”举措使得两岸之间的对抗态势明显升高。目前看来,一定程度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vKaiux
via

2019年5月5日星期日

王绍光:什么是好的民主?

【编者按】4月20日晚,由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主办,清华公管学院校友会、长安街读书会活动组协办的“国情读思”读书活动第1期在公共管理学院举行。本期主题为“什么是好的民主?”,阅读书目为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J1185l
via

2019年5月4日星期六

王平:粤港澳大湾区:中华复兴的理论创新和实践验证

一、融合发展显示道路自信 撷英集粹重在创新 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是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粤港澳大湾区确立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作为四大核心城市与发展的引擎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ZYo0rp
via

刘大椿:论科学精神

今年是伟大的五四运动100周年,100年前,中国人民开始觉醒,民主(德先生)与科学(赛先生)成为国人救亡图存的希望。五四运动的先驱们提出,科学不仅是自强之本,更是反封建、反愚昧的武器,是唤醒人民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DNLdDt
via

习近平: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

有机会来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谨对博科娃女士再次当选教科文组织总干事,表示衷心的祝贺!对教科文组织为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作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诚挚的敬意! 教科文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qehbc
via

金冲及:五四运动百年祭

五四运动到现在,整整100年了。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五四运动,爆发于民族危难之际,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DNdcD3
via

江必新:关于多元共治的若干思考

一、问题缘起:社会公共问题凸显,社会治理体制亟须创新 (一)多元共治的必要性 改革开放40年,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不断推进,高水平的经济增长和低水平的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传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olatJ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