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6月24日星期一

习近平: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每一次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升华,无不伴随着文化的历史性进步。中华民族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近代以前中国一直是世界强国之一。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Kz4e1q
via

2019年6月16日星期日

认清本质 洞明大势 斗争到底——中美经贸摩擦需要澄清的若干问题

一年多来,美国政府单方面挑起并不断升级中美经贸摩擦,给两国经贸关系和世界经济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围绕这场罕见经贸争端的是是非非,海内外已发表了大量言论,事由更加清楚、真相更加明了。中美经贸摩擦涉及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W9qU7
via

2019年6月11日星期二

泮伟江:宪法的社会学启蒙——论作为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结构耦合的宪法

摘要:  政治宪法学与规范宪法学争论的焦点是宪法的政治性与法律性的关系问题。政治宪法学强调宪法学的政治优先性,规范宪法学则注重宪法的法律优先性。系统论宪法学揭示现代宪法是政治系统与法律系统的结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ZecvuW
via

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我们以这个题目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加深对这一重大战略的理解,明确思路,深化认识,切实把工作做好。 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F2SsYw
via

2019年6月9日星期日

徐大同:越研究越自信

编者按:中国著名政治学家,天津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政治学理论专业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因病救治无效,于2019年6月9日7时25分在津逝世,享年91岁。徐老先生所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是所有政治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rLLVM
via

2019年6月7日星期五

郑力刚:一名旅加华人科学家的行与思

编者按:本期受访者是旅加学者郑力刚。郑先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国内求学,后赴美留学、工作,现于加拿大自然资源部从事二氧化碳捕获专业研究。在本期访谈中,他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求学者”、侨居海外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31gJosF
via

黄玉顺 林安梧:泉城之会:黄玉顺与林安梧对谈录

第一部分:“生活儒学”与“后新儒学”对谈 (2013年4月25日下午) 一、后新儒学 黄玉顺:(对听众)我和林老师的这次对谈,已经酝酿了很久了,我记得是前年、即2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Z8a5Or
via

2019年6月6日星期四

刘晓洲:列奥•施特劳斯论自由民主制的危机与自由教育

列奥•施特劳斯(1899-1973)是一位近年来在中西学术和思想界产生较大影响的政治学者。他经常被认为是一位反民主的政治哲学家,尽管这并非确切的真相,但他的确对西方的自由民主制提出了深刻的批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XrkTqp
via

韩东屏:德性伦理学可以休矣

摘要:当代西方德性伦理学来势很猛,在世界学界已被视为伦理学的第三条进路。但其主要理论建构充满弊端,并不成功。它的目的论,一方面因没有回答“什么是好生活”而不够彻底,另一方面也不比功利主义的目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WlvsKm
via

刘清平:需要概念在人生哲学中的原点意义

摘要:由于需要在自身中就直接包含着“存在之缺失”与“价值之诉求”两种哲理因素,它不仅在本体论和价值学两位一体的人生哲学中具有无可替代的原点意义,而且也决定了西方哲学以往看重的认识论只能占据从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319oT0V
via

2019年6月4日星期二

杨奎松: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论持久战》?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一个公开宣示要以马列主义为理论依据和行动指南的党。理论先行,以理服众,事实上也是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内部政治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也就不可避免地对历届中共最高领导人的马列主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KszIW3
via

2019年6月3日星期一

阮炜:日本“奇迹”何以可能?

近年来,大家已不大谈日本“奇迹”了。可日本仍掌握大量核心技术,仍是世界上人均寿命最高的国家,且多年来一年获一个诺贝尔奖,这都说明“奇迹”不仅发生过,而且一直在产生后续效应。可见“奇迹”何以可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bit.ly/2IfmwRx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