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28日星期四

李伯重:明代后期国家决策机制研究

内容提要:帝制中国的国家决策机制,在明代发生了重要变化,发展为圣裁、阁议和廷议三种机制并行的复合机制。其中较晚出现的廷议制度,是一种比较公开、公平和公正的新机制,具有近代决策机制的若干重要特征。经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3tA30r
via

疏震娅:关键日期视角下的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分析

内容提要:关键日期是以争端中特定时间前的法律情势作为确定待查事实范围和评估争端可诉性的标准和尺度。钓鱼岛领土主权争端可从权利取得和权利转移两个层面来看待。中日的领土取得主张在日本声称实施先占时形成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4B1l6I
via

2019年11月24日星期日

张蕴岭:百年大变局下的东北亚

一 引言 我们正在经历百年大变局。在诸多变局中,东北亚地区的变局引人注目,影响巨大。按照地缘定义,东北亚是亚洲的东北部地区,包括中国、朝鲜、韩国、日本、蒙古国和俄罗斯东部地区;按照地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D7WXQi
via

2019年11月23日星期六

蒋绍愚:也谈文言和白话

内容提要:文言和白话的区别,不在于是脱离口语还是接近口语,而在于文言使用的是上古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白话使用的是近代汉语的词汇语法系统。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是白话,但文言在今天仍然需要,白话还需要发展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3cmyCq
via

2019年11月21日星期四

​​李红升:反学术不端机制为何失灵?从曹雪涛事件谈起

事件回顾 美国当地时间11月13日, Elisabeth Bik在社交网站PubPeer上曝出了一则爆炸性信息,一位中国学术圈的教授多篇论文存在实验图片“不当复制”问题。她评论道: “一般来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OyrhsD
via

2019年11月14日星期四

翟学伟:儒家式的自我及其实践:本土心理学的研究

内容提要:儒家的自我观原属于人文领域的研究,近年来开始转入本土心理学的讨论。而从这一视角来讨论儒家的自我,可以建立一种新的解读视角。目前比较接近于这一视角的理论大致有心理社会稳态论、互依我、焦点—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3P3pHM
via

2019年11月13日星期三

张梅颖:让推进健康中国战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行动

人民健康是百姓幸福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并在国家层面成立了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CG4KV8
via

段德智:试论莱布尼茨认识论的独创性或特质——《莱布尼茨认识论文集》序

摘要:谈到莱布尼茨,我们通常冠之以“大陆理性主义的代表人物”这样一个名号。这样一个名号本身也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只是太过笼统,不能充分彰显莱布尼茨认识论的独创性或特质。莱布尼茨认识论的独创性或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CC4U01
via

阮炜:​从文明“对话”到全球文明

2019年5月15至22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在北京召开。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大会参会国近100个,除47个亚洲国家外,还有近50个域外国家,包括非洲、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国家的文学、艺术、媒体、智库等各届名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CFZssX
via

2019年11月10日星期日

孙正聿:学术的使命与学者的担当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和实现自身思想解放的相互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学术界注重捕捉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前沿问题,注重汲取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注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NA2cys
via

孙正聿:学术的使命与学者的担当

内容提要:改革开放40年来,在推进社会解放思想和实现自身思想解放的相互激荡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学术界注重捕捉具有时代特征的重大前沿问题,注重汲取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最新成果,注重开展跨学科的综合性研究,注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K9TGUq
via

2019年11月6日星期三

黄小虎:土地使用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历程回顾与前景展望

马克思的地租理论对土地的定义是,一切可以被垄断性占有的自然资源。为什么这么说?我理解,地球上所有自然资源,都依附于地球,但依附程度不同。空气、微生物、流动迁徙性强的候鸟和某些陆地动物,并不是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2jfFPg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