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8日星期三

梅新育:盛世下的“未统一”与“伪统一”

前言: 本文刊发于《西部学刊》2019年第10期,基本上无删改刊发。这里贴出原稿全文。 本文写的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第一个盛世“文景之治”和平繁荣景象下潜藏的最大颠覆性风险——“未统一”与“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6IKvDe
via

2019年12月11日星期三

江小涓:新中国对外开放70年:赋能增长与改革

摘要:本文描述新中国70年对外开放的历程和成效。首先回顾前30年的大规模引进与现代工业体系的形成,特别指出“闭关锁国”并不是当时主流的理念和实践。接下来分析近40年的全方位开放与全面发展,包括开放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rDgtCa
via

2019年12月8日星期日

李红升:没有“牙齿”何以反学术不端?再评曹雪涛事件

事件的最新进展 11月21日,我曾在《反学术不端机制为何失灵?从曹雪涛事件谈起》一文中指出:有关方面对曹雪涛事件的消极性反应表明,现有的反学术不端机制存在严重的失灵问题。在此,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6l5agJ
via

贺雪峰:论农民收入断裂带

内容提要:在已经形成全国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条件下,农民家庭收入的多少主要决定于家庭劳动力的多少,而家庭劳动力的多少又与农民家庭周期有关。一般情况下,有劳动力的农户家庭收入都相差不多,主要是收入量上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Ry7j4h
via

李斌:有关郭沫若的五个流言及真伪

摘要:郭沫若是20世纪中国有着重要影响却饱受争议的知识分子。郭沫若需要反思,但很多反思建立在不实之词的基础上。现选择了有关郭沫若的婚恋情况、郭沫若对沈从文的批评、十七年期间的表现、《李白与杜甫》的创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Ytve6t
via

2019年12月5日星期四

常修泽:新阶段如何推进企业转型?

我演讲的题目是《新阶段如何推进企业转型?》因为时间关系,我简单提炼为“三个转型、一个支撑”。 刚才有同志引用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句话,根据我个人研究,当今人类正涌动着三大历史潮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4VvopM
via

朱锋:“百年大变局”的决定性因素分析

世界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中国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高度重合。这对中国和世界来说,并非是巧合,而是鸦片战争迫使中国打开国门以来,中华民族虽饱受磨难但仍坚持进行探索和奋斗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rRWa3N
via

2019年12月4日星期三

陈明:帝国的政治哲学:《春秋繁露》的思想结构与历史意义

周秦之变意味着由邦国时代向帝国时代的历史性转折。从政治学上说,分封制的周王朝是一种由社会本位主导的治理模式,郡县制的秦帝国则是国家本位主导的治理模式;政治重心一个在下,一个在上。因此,作为第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DKjfYK
via

滕文生:王船山的思想遗产

今天,来自国内外研究王船山思想的专家学者,以及其他方面的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士,会聚于以回雁峰的自然景观著称于世的历史名城衡阳,纪念王船山诞辰400周年,共同研究他的生平事迹和思想遗产。这是一件很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PfagUW
via

2019年12月2日星期一

梁振英:中国的成就及其未来展望

11月28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前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香港外国记者会发表演讲。以下为演讲全文。 梁振英: 施耐德会长,各位先生,各位女士, 下午好。感谢大家的邀请。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RdZxwf
via

赵燕菁:伟大的七十年——中国城市规划演进的资本-货币视角

【摘要】城市规划的“价值观”或者说“目标函数”,决定了对城市规划理论体系的选择。什么是“好的”规划,什么是“坏的”规划,不取决于规划本身,而取决于规划的“目标函数”。过去70年,中国城市规划的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qYiFUj
via

2019年12月1日星期日

习近平: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

再过几天,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今天,中央政治局以“新中国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为题进行集体学习,目的是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党领导人民推进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建设的历程,总结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2DEvO7H
via

任剑涛:宏观避险、中观着力与微观搞活:中国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转变

内容提要: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秘诀在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转变。不过,中国的治理体系现代化变革,并不是在各个方位上呈现出同力度、同深度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的宏观体制避险、中观体制着力与微观体制放任的差异

from 爱思想头条 https://ift.tt/34CxLO3
v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