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本專欄的上篇文章中已經介紹了有外部評論說蔡奇並非十八屆中央委員亦或候補中央委員,但肯定會憑藉北京市委書記的職務進入中共中央政治局——由一名普通黨員直接成為「副國級」的政治局委員,這種「三級跳」的情況在大陸政壇極為罕見。
如上評論所說的三級跳,應該不是指職務級別而是指黨內身份。在中共政壇內,以「普通黨員」身份出任的副國級職務至多只是全國政協副主席或者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其他副國級職務,比如最高檢察長和最高法院院長,其黨內身份都是中央委員。在國務院系統,國務委員可以是普通中央委員,可以是政治局委員或書記處書記。
以「普通黨員「身份出任副國級職務的典型一個是鄧小平長公子鄧朴方,另一個是陳雲的長公子陳元。
此二人之所以能夠已經達到或者接近正部級封頂年齡時被安排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共政壇內智商最低者都明白是所謂的「接班集體「在鄧小平和陳雲相繼去世之後對他們家族的政治犒賞。而之所以只能以」普通黨員「身份出任副國級職務,並不是當時的中共高層不想讓他們進入中央委員序列,而且為讓他們進入中央委員序列,特別把他們的大名列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大會主席團名單之後,仍然不被黨代表們買帳,在初選的第一輪就被差額下去了。
按照中共黨的全國代表大會的選舉規則,在中央委員預選過程中被差額掉的,會立刻接到大會主席團通知,徵詢其本人的意見,看其是否願意進入中央候補委員預選名單。
筆者過去曾經在《習近平曾受鄧朴方的惡名牽連》一文中介紹說:當年中共政權的「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唯一的孫子是美國公民一說再次引起公眾關注,是因為鄧家三公主本意要以借官方媒體的「獨家採訪」對外闢謠,沒成想反被譏笑為「此地無銀三百兩」。有網友因此而還炒出了當年鄧家長子鄧朴方落選中央委員的舊聞,並發表「獨家評論」認為當年習近平在中共十五大之後獲封「孫山」雅號,全都是受到鄧家後代惡名的牽累。
中國大陸上上點歲數的人都還記得當年所謂「官倒」一說就是始自鄧朴方和他的康華公司,而他的殘疾人聯合為被明確為正部級機構,更令全黨上下認為是中國政治領域裡最荒唐的體制設計。殘疾人事業當然重要,但殘疾人部門應該是中國民政部或者衛生部下屬機構在任何人看起來都應該是順理成章的。就因為中國殘疾人聯合會的發起人的一把手是鄧小平的兒子,該機構就可以被明確為正部級機構。
在十六大召開的五年前召開的中共十五大上,中央候補委員差額到誰的遊戲是由江澤民和胡錦濤聯合導演的。當時的預先準備好的中央候補委員候選人名單加上從中央委員預選過程中不幸被差額掉的鄧朴方等幾位,向黨代表提供的全部中央候補委員候選人推薦名單共一百五十四人,但並沒有向各代表團說明要差額掉多少名。各代表團預先投票過後,大會主席團在計算選票的過程中絕不會做任何手腳是肯定的,計票的結果,習近平得票在整個中央候補委員建議候選人名單倒數第四,鄧朴方得票倒數第五。鄧朴方實際得票只比習近平高兩票。接下來,以江澤民為首,胡錦濤具體主持日常運作的大會主席團常務委員會,其實也就是當時仍然在主持工作的上屆黨的中央政治局的全體人馬緊急協商,有人提出為了照顧小平同志的家屬,應該差額到鄧朴方以下為止,意思是把包括在鄧朴方在內的都留下,差額掉四個就行了。但胡錦濤適時表示說當時已經擔任了福建省委副書記的習近平各方面的表現都十分優異,是全黨不可多得的政治工作幹部,既然這屆中央候補委員差額到朴方同志以下,差額比例已經不是百分之五,那幺還是應該把習近平同志也留下來為好。與是,參加會議的全體主席團常務委員眼見江澤民已經對胡錦濤的提議點頭稱許,立刻舉手通過了十五大主席團常務委會關於本屆中央候補委員選舉差額人數的決定,在一百五十四名參選者中差額掉習近平之下的三名得票最少者。然後就把這份習近平名列最後的候選人名單交由大會進行正式選舉,而這個正式選舉其實是等額選舉,因為只是說明得票過半數即可當選,而這份候選人名單中在代表團預告過程的得票最低者也都是過了半數的,在正式選舉過程中得票不過半數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而中央候補委員在預選過程中每個人的得票數,與正式選舉中的得票數基本一致,這就是習近平一九九七年九月在中共十五大上名列中央候補委員名單中最後一名的內幕經過。當時公開的一百五十一名當選的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名單之前,特別說明了按得票多少為序,得票相同的按姓氏筆畫為序,自然就令名單上的最後一名習近平顯得十分刺眼。
在習近平當選中共總書記的中共十八大上公布出的當選中央候補委員名單中,李鵬的兒子李小鵬名列倒數第一。此前五年召開的中共十七大上,中央候補委員的倒數第一名是江澤民的大秘賈廷安。再向前回顧五年,中共十六大上「當選」為中央候補委員最後一名的則是江澤民第一保鏢,時任中央警衛局局長由喜貴。而這位由喜貴和與他一樣在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名單中排名最後幾位的王洛林,陳元,鄧朴方,還有知名黨員女作家,現今的中國作協主席鐵凝,都是從中央委員預選過程中差額進入中央候補委員候選人名單的,也就是說,我們在外界所能夠肯定的中共十六大的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選舉過程中,至少有此五人在兩天之內受到了全體黨代表的接連兩次選票羞辱。事先,為了保證陳元,鄧朴方,鐵凝和王洛林在中央委員預選過程中過關,江澤民等人特別要求把他們的名字放進大會主席團名單里,以彰顯他們政治身份的特殊,殊不知黨代表們反而因此而更不買賬。不知情的外界評論在中共十六大召開之後,根據公布出來的中央候補委員名單,評論說因為江澤民竭力舉薦召至黨代表的不滿,導致由喜貴在中央候補委員選舉中成了得票最少的一個。這完全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說法,真正的事實是由喜貴的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選舉過程中並不是得票最少的一個,而是比他得票更少的都被差額掉了。
在習近平進入中央政治局常委會的十七大上,他本人和李克強還有鄧朴方和鄧楠都被安排進大會主席團,但黨代表仍然不買帳。因為當時的中共高層已經內定要在次年三月安排鄧朴方出任一屆全國政協副主席,所以考慮到如果他當選中央候補委員的話,以此出任全國政協副主席,還不如乾脆以「普通黨員」進政協更不容易遭致黨內外詬病,於是鄧朴方便沒有再連任中央候補委員。五年之後的陳元,也被習近平導演出了同樣故事。如同鄧朴方憑其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身份居然可以進入十六大主席團一樣,陳元在習近平的安排下以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身份居然進入十七大主席團。但結果是黨代表們象對待鄧朴方一樣對待陳元,接下來的故事完全是五年前的鄧朴方故事的翻版。
眾所周知,因為十八大是習近平接班的黨代會,同時又因為胡錦濤原來就是一個弱勢領導人,所以十七大的中央候補委員以上的人事安排,基本上都是習近平說了算。 在此前提下,習近平可以說一不二,下令把自己的「太子黨」大哥強行塞進大會主席團名單,那麼如四年後即今貴為北京市委書記的蔡奇當時為什麼連個候補中央都沒有當上?是因為當時的浙江省委內需要被他習近平安排進入十八大中央委員和中央候補委員的政治心腹人數眾多令習近平無法不顧此失彼,還是蔡奇也成了「黨內民主」的受害者?詳細的分析,留待下篇文章繼續道來。
(文章僅代表特約評論員個人立場和觀點)
網編:郭度
來源:RFA 版權歸RFA所有, 文章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經 Radio Free Asia, 2025 M St. NW, Suite 300, Washington DC 20036 許可進行再版。http://www.rfa.org。
from 澳洲新聞網 http://ift.tt/2qBmIAN
via IFTTT
沒有留言:
發佈留言